一级栏目

  • 二级栏目

一级栏目

  • 二级栏目
首页
校园党建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组织机构
学校荣誉
领导关怀
招生入学
校园文化
校园环境
功能教室
新闻热点
校园安全
通知公告
学校新闻
媒体报道
月度概览
校园年鉴
“双减”在行动
转载文章
教学科研
创新创客
学科教研
第二课堂
级部活动
顶岗实习
航空科普专栏
文化素养每日功
晨诵
班队会系列
德育之窗
德育快讯
心理健康
国旗咏怀
思政大讲堂
党建工会
主题教育
法律法规
党建动态
理论阵地
党员先锋
上级精神
工会活动
教师队伍
教师作品
学习心得
北师大附校论坛
教师领导力
第十一期教师培训
教师风采
学生天地
活动阵地
脸谱节
教师节手工卡片
第二课堂展
灯笼节
风筝节
主题手抄报
手工作品
绘画作品
亲子手工
班级文化
多彩生活
文明校园
校园文化
校园风景
学生活动
师德师风
教育帮扶
社会实践
科普知识
学校建设
学校简介
学校文化
领导团队
家长学校
父母学堂
家教指南
校长专栏
河北教育
空中课堂
校长发言稿
家长第一课
品牌活动
开学典礼
毕业典礼
科技节
脸谱节
灯笼节
课文朗读大赛
更多菜单
家教指南
当前位置: 首页 家长学校 家教指南
官网首页
父母学堂 家教指南
为人爸妈,最不该对孩子说的10句“毒话”
2019-02-21
阅读数:80
背景音乐

1.第一句:“我最讨厌上班了。”

“想想上班,我就头大。”

“哎呀,又该上班了。”

“要是不上班,就好了。”

诸如此类的话,你经常在家说吗?

有段时间,我因为种种原因特别想辞职,就忍不住经常在家发这样的牢骚。后来,儿子也经常向我抱怨:

“一想到上学,我就烦。”

“哎呀,又该上学了。”

“妈妈,我能不能不去上学。”

“要是不上学就好了。”

一开始,我并不在意。直到有一天,我刚说完不想上班,他马上就说不想上学,我才意识到,自己对工作懈怠的态度,正影响到儿子对读书的热忱。

家庭就是磁场,父母就是情绪传染体,而弱小敏感的孩子是最易感染者。

动不动把讨厌工作放到嘴边的父母,如何教养出热爱学习的孩子?

正确的做法是:

如果无法辞职,就尽量少发牢骚;如果忍不住发了牢骚,就说:“我虽然不是很喜欢这份工作,在没找到更好的之前,还是把它做好吧。”

为人父母,要直面工作的繁重和压力,用积极而乐观的行动让孩子明白,爸妈要努力赚钱养家,孩子要好好学习健康长大,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该肩负的责任。


2.第二句:“谁让我们家这么穷!”

“咱家不是没有钱嘛。”

“像我们这么穷的人,啥都别想了。”

这样的口头禅,你经常当着孩子的面儿说吗?

我至今记得小时候父母抱怨贫穷、为钱发愁的样子。

以至于多年后的梦里,还总是梦见父母为钱奔走的身影、自己缴不起学费的尴尬。

由此而来的过分自卑和恐惧意识,就像流淌在身体里的血液,在长大成人后依然清洗不掉:对自己过于节俭,对金钱过分谨慎,对未来总是忧虑。

穷人家的孩子被富养,固然是一种病。

但一味地在孩子面前说穷,更给他灌输不安全的金钱观,长大后要么过分苛责自己,要么过于爱慕虚荣。

正确的做法是:

坦诚地告诉你的孩子:

我们家不富裕,但只要一家人在一起,不断努力,会越来越好。

挣钱是父母的事儿,你只管安心读书,学有所长,将来自然可以找到挣钱的门路。

比物质贫穷更可怕的,是用贫穷的思维禁锢孩子的一生。

多少父母自己缺乏努力和尝试,一生活在拧巴和仇富里,还把这种无能和戾气撒到孩子身上,让孩子一生活在负罪感里。


3.第三句:“我真后悔和你爸结婚!”

“我和你妈妈结婚真是瞎了眼了。”

“你爷爷奶奶真是太差劲了。”

家人之间发生矛盾,心怀怨气者在情绪无处发泄时,会把脸色或不满甩给孩子看。

短暂地看,内心当时的确得到了释放。但长久地看,这对孩子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

小孩子不理解大人间的纷争。他只知道谁真爱他,他就愿意靠近谁。

当我们把怨气撒向孩子后,如果抱怨的恰是他最信赖的人,他就因怀疑和迷茫,陷入恐惧和分裂。久而久之,他对原本依赖的亲人和家庭,会产生逃离和疏远。

正确的做法是:

如果非要当着孩子的面儿说问题,陈述客观事实,避免情绪用事:

你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这样做,让我很伤心,我抽空要和他聊聊。

我知道,他很爱你。相信我,我会处理好的。我也爱你。

为人父母,最最忌讳的一条,就是因为大人间的纷争,让孩子内心不安,余生动荡。


4.第四句:“要不是因为你,我早就不活了。”

“我不离婚,还不是因为你。”

“我这些年苦苦撑着,就是想给你一个完整的家。”

这是很多父母,尤其是母亲,在对婚姻和男人失望至极时,最喜欢脱口而出的话。

这些话表面看,好像表达的是“我爱你,所以我不愿放弃”,但给孩子潜意识戴上的枷锁却是“我是妈妈的累赘,因为我,妈妈才受这样的苦难。”

“我是一个罪人”的负罪感,会让孩子的灵魂一生得不到舒展。他要么隐忍沉默,自戕自伤,他要么过度承担,背负终生。

正确做法是:

如果你的婚姻不幸,请告诉你的孩子:

这是妈妈一个人的选择,这不是你的错。

不管怎样,我都会好好生活。因为我爱你,更因为我想变成更好的自己。

婚姻的幸与不幸,说到底,是我们自己的选择和命运。我们不该把自己无法承受之重,推到无辜的孩子身上。


5.第五句:“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孩子。”

“你看人家谁谁,你再看看你。”

“要知道你这样,我就不要你了。”

“我怎么会生下你这样的孩子。”

这些气话,在焦灼无望的时候,从父母嘴里说出来,简直是分分钟的事儿。

这世间多少事儿,都是一时逞快容易,再想收回来就难了。

有证据表明,那些有暴力和犯罪记录的人,小时候都曾遭受过父母言语的嫌恶。

自我认同感低,敌视周围环境,内心没有留恋,是他们共同的特质。

正确做法是:

孩子做错时,家长首先要反省的,是自己没有教育到,还是孩子故意做错事以此来引起家长的关注和重视。

而不是,用嫌弃或暴力的方式,给孩子贴上标签,再把他往不归路上推一把。

我们种一盆花,发现它长得慢或叶子黄了,会想到是否光照不足,浇水不够。我们养一个孩子,遇到问题时却惯于责问,而极少反省。

这是可怕的。


6.第六句:“你们老师太过分了!”

“学校太坏了!”

“现在的教育真是太失败了!” 

发现老师布置作业多,教育方式不当,在学校遭受委屈时,很多父母在不核实不调查的情况下,爱一味地偏听偏信,当着孩子说过激的话。

试问:你的孩子不需要再交给老师和学校了么?你的孩子不打算接受学习和教育了么?

美国一起造成10多人死亡的校园枪击案当事人回忆,他持枪杀害老师和同学的原因,是觉得他们都太过分了,而他父母也经常给他灌输老师和学校很垃圾的理念。

正确做法是:

发现学校和老师有问题,当着孩子的面儿抱怨无济于事,而是要行动起来,和孩子一起解决,并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明白:

一、谁都不是完人,包括你的老师,也可能有做得不对的地方。

二、私下怨恨是没有用的,你只有去解决,才会尽可能争取到权益。

三、即便发现了问题,也要敬畏老师和知识,因为你的成长离不开他们。

聪明的家长,从来不站到老师的对立面,而是懂得和老师肩并肩。


7.第七句:“不好好读书,将来有你吃的苦。”

“不听老子言,吃亏在眼前。”

“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有你后悔的。”

“再考不好,看我怎么收拾你。”

你如果去每个有学生的家庭蹲点,上面三句话保证你听得耳朵生出茧子来。

当家长一遍遍唠叨这些时,有没有想过,初中毕业的邻居,现在是资产千万的老板;门口卖肉的大哥,也曾上过大学;而高中没有上完的拆二代,也开着宝马奥迪……

当我们灌输的理念和现实严重不符时,又如何能让孩子信服?

正确做法是:

关于读书和命运、成绩和人生,我们需要阐清的立场是:

努力读书的话,你不一定就优秀富有,时运不济,身体不好,照样穷困潦倒。

不读书的话,你也不一定贫穷,掌握一门技能,碰上好运气,也能赚到钱。

所以,孩子,成绩无法决定你过怎样的人生,但你的健康和努力却可以。


8.第八句:“长大了你就明白了。”

“妈妈,我是怎么生出来的?”“等你长大了,就明白了。”

“爸爸,你为什么总是唉声叹息?”“等你长大了,就明白了。”

“这世上为什么会有穷人和富人?”“等你长大了,就明白了。”

生活中,当你的孩子向你求教问题时,你这样搪塞过么?

你有没有想过,你的每一次回避和敷衍,就是让孩子错失一次认知自我和了解世界的机会?

正确做法是:

比“长大了你就明白了”更有力的,是“现在我们一起来寻找答案”。

当你真诚而坦然地陪孩子一起回答这些问题时,你将会发现:

孩子教给你的,或许更多。

他不是给你捣乱添堵的恶魔,而是那个让你看见初心、放下戒备、重新认知世界的天使。

你真该谢谢他,能够挑选你来当他的父母。


9.第九句“我宁愿你不善良。”

“好人没好报,坏人太猖狂。”

“当个好人实在太难了。”

在很多公众场合,我听见很多父母当着孩子的面儿公开这么说;在很多文章里,我们也见很多人这样耸人听闻地写过。

但我们有没有考虑过,这些论调会在孩子心里播种下怎样的种子:鼓动他当一个坏人?还是让他一小与善良为敌?

正确做法是:

每一起关乎黑白善恶对立、好坏是非较量的事件,都是对孩子教育的最佳时机。

孩子最需要的,是正确而立体的善恶观。

我们需要通过具体事件引领孩子懂得:

真正的好人,是有原则,有底线,知进退,辨是非,而不是一味的老好人。

真正的善良,是有锋芒,有胆略,勇承担,懂风险,而不是一味的愚善者。

好人和善良永远没有错。错的是,因一次伤害就歪曲和误解了它们的人们。


10.第十句:“现在的世道太坏了。”

“如今真是世风日下。”

“这个世界太可怕了。”

“世道太坏了,日子越来越难了。”

局势不明,物价上涨,房价高居,工资减少,事件频发,成人世界里,没有容易二字,多事之秋里,没有静好可言。

世道是如今变坏了,还是一直如此?人心是当下险恶,还是一直叵测?

答案是:一直都是如此。

正确想法是:

每个时代,都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每个今天,都是唯一的当下,也是无法重来的过往。

除了面对,我们别无他法。

因为,每个时代里,都有优秀而杰出的人,忠诚而无畏的人,也有怯弱而卑鄙的人,懒惰而自私的人。

有时候,时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愿成为怎样的父母,想成为怎样的自己。

对于孩子来说,某种程度上,父母就是他的天地与世界,时代和岁月。


(选自微信公众号:家长帮)


0
觉得文章不错就点个赞吧! 已赞
返回学校官网
查看详情
精选评论
1-10 of 704 项目
  • 上一页
  • 1
  • 下一页
  • GO
非公开文章
非本校不可阅读
可能是以下问题造成:
① 非公开文章不支持在电脑浏览器打开,在浏览器打开统一显示无权限
② 您非本校,无权查看,请联系学校老师将您添加到学校成员
有疑问请点击联系客服
学校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宏远路12号
学校邮箱:ezsyxx2018@163.com
联系电话:0311-69130878
微信公众号
石家庄二中第一实验小学
发送
石家庄二中第一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冀ICP备18005627号-1
微校100 提供技术支持
1
点击  ,再点击转发
将文章转发到班级群
师生阅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