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栏目

  • 二级栏目

一级栏目

  • 二级栏目
首页
校园党建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组织机构
学校荣誉
领导关怀
招生入学
校园文化
校园环境
功能教室
新闻热点
校园安全
通知公告
学校新闻
媒体报道
月度概览
校园年鉴
“双减”在行动
转载文章
教学科研
创新创客
学科教研
第二课堂
级部活动
顶岗实习
航空科普专栏
文化素养每日功
晨诵
班队会系列
德育之窗
德育快讯
心理健康
国旗咏怀
思政大讲堂
党建工会
主题教育
法律法规
党建动态
理论阵地
党员先锋
上级精神
工会活动
教师队伍
教师作品
学习心得
北师大附校论坛
教师领导力
第十一期教师培训
教师风采
学生天地
活动阵地
脸谱节
教师节手工卡片
第二课堂展
灯笼节
风筝节
主题手抄报
手工作品
绘画作品
亲子手工
班级文化
多彩生活
文明校园
校园文化
校园风景
学生活动
师德师风
教育帮扶
社会实践
科普知识
学校建设
学校简介
学校文化
领导团队
家长学校
父母学堂
家教指南
校长专栏
河北教育
空中课堂
校长发言稿
家长第一课
品牌活动
开学典礼
毕业典礼
科技节
脸谱节
灯笼节
课文朗读大赛
更多菜单
家教指南
当前位置: 首页 家长学校 家教指南
官网首页
父母学堂 家教指南
疫情期间,儿童青少年出现焦虑情绪、冲突增多怎么办,听专家来解答
2020-03-16
阅读数:80
背景音乐

疫情期间,儿童青少年出现焦虑情绪、冲突增多怎么办,听专家来解答

在新冠肺炎防疫这一特殊时期,儿童青少年可能出现一定的焦虑、冲突、压抑、沉迷电子产品等情绪、行为方面的问题,基于全国多地心理援助热线和相关媒体中反映集中的当下疫情期间中小学生典型心理调适问题,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组织专家进行了针对性解答,为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以及如何应对提供参考。

问题一:过度关注疫情引发的焦虑恐慌和身体反应

◆孩子具体表现:


(1)心神不宁,总是很紧张、很担忧;

(2)花了大量时间在手机、电视上,生怕漏掉一点关于疫情的信息;

(3) 不断担心自己或家人是否在某个场所接触到病毒;

(4)总怀疑自己的防护措施不够到位,不敢出门,也不让家人出门;

(5)情绪波动大,脾气变差,很容易与家人争吵;

(6)身体上出现一些不适,如头疼、胃疼,睡眠不好、食欲改变等;

(7)做平时喜欢的事也提不起精神等。


◆专家建议家长可以这么做


(1)减少孩子与疫情负面信息“风暴”的接触。

(2)觉察自己的情绪,坐下来坦诚沟通和回应孩子的情绪感受。

(3)通过多种活动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舒缓情绪。

(4)主动与孩子讨论,引导孩子以“积极”的视角看问题。

(5)和孩子一起运用各类放松和艺术表达的方式,改善不良情绪。

问题二:居家学习效果不佳,担心成绩下降等问题

◆ 孩子的具体表现


(1)学习主动性差,缺乏动力,需要反复催促和提醒;

(2)学习不认真,精力不集中,或边学边玩;

(3)难以按照计划学习,拖沓;

(4)担心自己不能适应网上学习形式,不能得到老师的及时指导;

(5)担心居家学习效率不高导致成绩下降,造成烦躁和焦虑;

(6)自责自己不够努力,内心矛盾等


◆专家建议家长可以这么做


(1)首先家长要调整对孩子过于理想化的期待。

(2)用提建议的方式与孩子共同科学划分学习任务、安排学习时间。

(3)帮助孩子用身体的行动带动大脑变化,克服拖延。

(4)对于担忧居家学习影响学习的孩子,首先肯定孩子积极的动机,并给予鼓励。

(5)帮助孩子设置学习时间和空间。不要高估孩子的自控力,注意的一个特点就是会被当下最显著的信息吸引,这是人的本能。

(6)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时间感。

(7)树立学业仪式感,网络平台促学习。


问题三:长时间居家,父母与子女冲突增多的问题

◆ 孩子的具体表现


(1)孩子天天宅家,父母要管束的时间和事情大大增多(比如作息时间、饮食习惯、电子设备使用时间、学习效率、对疫情的态度等),增加了发生冲突的机会;

(2)有些家长在家上班,此外还要在家监督学习,要管生活,还要陪耍,家长压力大;

(3)特殊时期,家长可能比平时更“唠叨”,孩子可能比平时更“叛逆”,稍有分歧就容易情绪过激;

(4)冲突发生时,孩子采取激烈地反抗或者用沉默、敷衍“冷对抗”等。


◆专家建议家长可以这么做


(1)按下冲突暂停按钮。

(2)家长要给予孩子自主的空间。

(3)通过协商讨论解决亲子间的不一致情况。

(4)寻找沟通顺畅的有效经验,留下一些谈心的时间。


问题四:居家生活不规律,懒散、压抑等问题

◆ 孩子的具体表现


(1)作息不规律,早上不起晚上不睡;

(2)懒散,活动少,总是坐着不动;

(3) 因为不能出去玩耍娱乐、锻炼身体而心情压抑;

(4)由于缺乏运动导致精神不够振奋等。


◆专家建议家长可以这么做


(1)共同制定时间表,全家互相监督。

(2)设定“每日运动专属时间”。

(3)在睡眠时间上,适当允许孩子多睡一会。

(4)使孩子在家里也能获得“沉浸体验”。

(5)让孩子承担一定的家庭管理角色,也多参与家务劳动。


问题五:孩子长时间玩电子产品的问题


◆ 孩子的具体表现


(1)几乎时时刻刻都抱着手机;

(2)长时间打游戏或刷剧;

(3)因为父母妨碍使用电子产品而大发脾气;

(4)自己也觉得时间太长,但控制不住自己等。


◆专家建议家长可以这么做


(1)家长先停止刻板思维。

(2)与孩子协商每天使用电子产品的总时长。

(3)指导孩子逐步提高抵御游戏成瘾的“功力”。

文章来源

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微信号:jybxwb)

完

0
觉得文章不错就点个赞吧! 已赞
返回学校官网
查看详情
精选评论
1-10 of 704 项目
  • 上一页
  • 1
  • 下一页
  • GO
非公开文章
非本校不可阅读
可能是以下问题造成:
① 非公开文章不支持在电脑浏览器打开,在浏览器打开统一显示无权限
② 您非本校,无权查看,请联系学校老师将您添加到学校成员
有疑问请点击联系客服
学校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宏远路12号
学校邮箱:ezsyxx2018@163.com
联系电话:0311-69130878
微信公众号
石家庄二中第一实验小学
发送
石家庄二中第一实验小学 版权所有 冀ICP备18005627号-1
微校100 提供技术支持
1
点击  ,再点击转发
将文章转发到班级群
师生阅读率